人也是传染源,防控形势严峻
近年来,基孔肯雅热(Chikungunya fever)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,我国也逐渐成为该病的高发地区,我国著名公共卫生专家张文宏在一场学术研讨会上指出,人也是基孔肯雅热的传染源,这一发现为我国防控基孔肯雅热带来了新的挑战。
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,患者感染后,会出现发热、关节疼痛、皮疹等症状,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畸形、心脏病等并发症,尚无特效药物和疫苗用于治疗基孔肯雅热。
长期以来,人们普遍认为基孔肯雅热的主要传染源是蚊子,张文宏教授的研究团队通过研究发现,人也是基孔肯雅热的传染源,这一发现打破了传统观念,为我国防控基孔肯雅热提供了新的思路。
据张文宏教授介绍,他们的研究团队通过对大量基孔肯雅热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检测,发现其中一部分患者的血液中含有病毒,这表明,患者体内的病毒可以通过血液传播给蚊子,进而传播给其他人,研究还发现,部分患者感染基孔肯雅热后,病毒可以在体内持续存在,甚至有可能长期携带病毒。
这一发现意味着,基孔肯雅热的防控形势比以往更加严峻,蚊子作为传播媒介,仍然是我们防控的重点,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,我国在防控基孔肯雅热方面需要采取更加全面、严格的措施。
加强蚊媒控制,我国应继续加大灭蚊力度,特别是针对伊蚊的防治工作,提高公众对蚊媒传播疾病的认识,引导居民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蚊虫叮咬。
加强病例监测,各级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基孔肯雅热病例的监测,及时发现、隔离和治疗患者,防止病毒传播,对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,查找病毒传播途径,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。
提高公众防护意识,通过多种渠道,向公众普及基孔肯雅热的防治知识,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如使用蚊帐、蚊香、驱蚊剂等,减少蚊虫叮咬。
加强国际合作,基孔肯雅热是全球性的传染病,各国应加强合作,共同应对,我国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,提高自身防控能力。
张文宏教授的研究团队揭示了人也是基孔肯雅热的传染源,这一发现为我国防控基孔肯雅热带来了新的挑战,面对这一挑战,我国应采取全面、严格的防控措施,加强蚊媒控制、病例监测、公众防护和国际合作,共同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