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币与韩元的双轨并行
中韩两国自1992年建交以来,双边贸易关系日益紧密,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,近年来,随着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深入推进,中韩贸易规模不断扩大,已成为全球重要的贸易伙伴,在贸易往来中,货币的选择成为影响两国经济合作的重要因素,本文将探讨中韩贸易中使用的币种,分析人民币与韩元的双轨并行现状。
中韩贸易币种选择的历史演变
早期以美元结算为主
在1992年建交初期,中韩贸易规模较小,货币选择以美元结算为主,当时,两国企业对彼此的货币缺乏信心,担心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。
人民币结算逐渐增加
随着中韩贸易的快速发展,人民币结算逐渐成为双方企业关注的焦点,2009年,中国人民银行与韩国银行签署了《中韩货币互换协议》,为两国企业提供了人民币与韩元直接结算的便利,此后,人民币结算在中韩贸易中的比重逐年上升。
韩元结算保持稳定
尽管人民币结算在中韩贸易中逐渐增加,但韩元结算仍保持稳定,这主要是因为韩国企业在与中国企业进行贸易时,仍习惯使用韩元结算,以确保自身利益。
人民币与韩元的双轨并行现状
人民币结算占比逐年上升
近年来,人民币结算在中韩贸易中的占比逐年上升,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统计数据,2019年,人民币结算在中韩贸易中的占比达到24.7%,较2018年提高2.8个百分点。
韩元结算保持稳定
尽管人民币结算占比逐年上升,但韩元结算仍保持稳定,这主要得益于韩国企业在与中国企业进行贸易时,对韩元结算的依赖。
双轨并行优势明显
人民币与韩元的双轨并行在中韩贸易中具有明显优势,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货币结算方式,降低汇率风险;有利于促进两国货币的国际化进程。
中韩贸易币种选择的影响因素
汇率风险
汇率风险是影响中韩贸易币种选择的重要因素,人民币与韩元之间的汇率波动较大,企业担心汇率风险对自身利益造成损失。
货币国际化程度
人民币与韩元的国际化程度不同,也是影响币种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,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,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,而韩元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。
企业偏好
企业在选择货币结算时,会根据自身需求和偏好进行选择,部分企业可能更倾向于使用韩元结算,以确保自身利益。
中韩贸易中,人民币与韩元的双轨并行已成为一种常态,随着两国贸易的不断发展,人民币结算占比将逐步提高,但韩元结算仍将保持稳定,这种双轨并行模式有利于降低汇率风险,促进两国货币的国际化进程,中韩两国应加强合作,共同推动人民币与韩元在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。